網上抽獎詐騙案很多 網絡消費應保持警惕
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上網抽獎,撥號指針總會劃過手機、話費等誘人的獎品,最后落在商家的優惠券、保險、培訓班等獎品上,這些獎品實際上指向了下一次消費。近年來,官方賬號不斷增加,一些商家提前聘請了部分“托兒”,現場參與抽獎活動,一些網絡公眾號則試圖吸引消費者參與抽獎,故意捏造中獎產品等,還有一些商家故意使用第三方軟件設置獎項和隨意抽獎機會。因此,一些消費者經不起獎品的誘惑,被商家忽悠。有的甚至用點擊獲取優惠券購買相關產品,發現被騙。
相關技術人員透露,抽獎結果是事先定好的。這種彩票軟件開發非常簡單,有固定的模板,獎金內容和中獎概率可以在后臺設置和操作。看似“擦肩而過”,其實是有預謀的,看來商家促銷其實不如上品。
因此,所謂網絡抽獎只是變相的銷售營銷,是誘使消費者為假冒偽劣產品買單的不良行為。專家提醒,網絡彩票套路、消費陷阱一定要警惕。這種以抽獎為名的營銷方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轉向其他平臺。如果消費者購買,產品質量和售后很難保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全面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使用、有效期等信息,不得進行虛假或者誤導性的宣傳。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對消費者損失的賠償。增加賠償的數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格或者接受服務成本的三倍。
這里所說的欺詐行為,不僅包括故意告知消費者虛假信息的行為,還包括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消費者陷入認知誤區。北京地平線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永平表示,在抽獎活動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企業可以作弊,消費者也不容易被發現。即使他們知道自己被騙了,也沒有證據證明。
專家提醒,消費者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遇到彩票活動要謹慎,不要盲目參加類似的“抽獎”活動。如果通過平臺購物,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宣傳的商品與你方得到的商品不符。如果證據充分,你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到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