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洗與捂碳星球開啟戰略合作,共同助推“雙碳”經濟發展
雙十一過去沒多久,很多消費者在經歷了“剁手”和“不剁手”的艱難選擇之后,又開始面臨一個新的問題:空間有限的衣柜已經被新入手的衣服“霸占”,舊衣服該如何處理?相較于衣服的生產和消費速度,舊衣處置領域的發展是嚴重滯后的。
記者關注到,近期兩家在舊衣回收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平臺——浣洗和捂碳星球開啟了戰略合作,雙方負責人表示將共同推廣舊衣回收業務,助力“雙碳”經濟發展。
引導公眾生活方式的轉變
數據顯示,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閑置舊衣服重達30公斤,行業人士預估到2030年我國每年將有5000萬噸衣服被扔進垃圾桶,衣服的碳排放量已經居于各行業前列。鑒于衣服分解的科技水平尚不發達,舊衣回收成為緩解舊衣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但事實上,當前我國舊衣回收率還不到10%。舊衣回收行業亟待發展。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目前舊衣回收平臺的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體系也基本成型,主要瓶頸在于大眾的參與度不高。各大平臺均是通過返券、返現等方式鼓勵用戶的參與。例如浣洗的“衣舊不休”,用戶捐贈舊衣可獲得價值不等的洗護券用于衣物洗護,捂碳星球是通過直接返現的方式來進行舊衣回收。激勵措施能夠引導公眾轉向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洗護頭部品牌浣洗,借助1400萬洗衣用戶基礎,2020年上線的“衣舊不休”項目得到了廣泛關注;捂碳星球及其供應鏈在近一年多時間內獲得近百萬有效用戶,完成33萬有效回收訂單,有效回收廢舊紡織品500余萬公斤,有償回收類目、互聯網回收類目均居于前列。兩大平臺強強聯合,相信能夠推動舊衣回收行業更好更快發展,也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
環保+公益:舊衣回收任重而道遠
除了發揮環保作用,舊衣回收往往會被打上“公益”的標簽。網絡上有很多對于小區樓下那些寫著“慈善”、“捐贈”等字樣的舊衣回收箱的質疑,那么浣洗和捂碳星球的舊衣回收公益,是否也是一句口號呢?
“浣洗”是以建設“新城市配套基礎設施”的5G智慧洗護工廠為依托,運用C2F模式進行家庭全品類洗護的創新品牌,通過洗護入口鏈接實現智慧家庭服務。“衣舊不休”舊衣回收項目是聯合中華志愿者協會推出,上線后連線生活幫、各地民政部門等多次開展公益行動,捐贈愛心閑置衣物5000余件。
捂碳星球環保回收平臺,給予參與回收的用戶返現,創新推出免費上門,有償回收舊衣舊書的服務,能夠引導消費者養成環保的綠色消費理念。同時攜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易寶公益】,上線青少年兒童雙碳行動公益項目,引導青少年兒童從小了解并學習生態環保的重要性,并將籌集的善款用于解決部分學校學生健康飲水問題、添加教學設備和開展公益活動、公益課程等。
浣洗、捂碳星球兩家企業的公益行動均有權威機構參與,并接受公眾監督。
相信在國家對“雙碳”的大力倡導、企業與公眾的共同參與下,綠色、可持續終將成為人人追求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