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版塊,31頁篇幅!跨境電商行業近5年最全政策解讀報告發布

過去10年,跨境電商乘著國際貿易發展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不僅帶動了整個出口貿易經濟,還催生了不少跨境電商上市公司和月入百萬的賣家,在消費升級的大浪潮下,跨境電商行業經歷過爆發式的增長,也承受過斷崖式的“熔斷”。
近兩年全球貿易政策趨嚴,尤其是去年轟動一時的封店潮,對眾多企業造成了永久的傷害,這個期間很多大賣沒有根據政策及時調整運營策略,最終導致傾家蕩產,破產、倒閉、封店、裁員等一度成為當時的熱門詞。
在這個動蕩的環境里,緊跟政策的腳步走,顯得尤為重要。政策利用得好,出海事業可以事半功倍,反之艱難求生。縱觀我國近幾年發布的政策,對跨境行業支持和推動作用還是很大的,對企業和賣家也是利好。
為了讓廣大出口跨境電商企業、行業從業人士、跨境電商相關產業鏈充分了解國家相關法規政策規定,更好地用足、用活政策,辰海集團聯合跨境知道特別制作了《2017-2022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政策匯編》。
該匯編里面包含了跨境電商行業稅收、支付、通關、海外倉等多個方向,作為跨境人,只有了解這些政策,才能及時規避風險,享受扶持,持續穩健地發展出海事業。
那在這份《2017-2022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政策匯編》里面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呢?
01.國務院發布
你可能不知道,為了幫助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紓困,國務院于2021年1月22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
在這份“幫扶通知”里面就有提到三個方面利好中小企業的政策,不知當時的你有沒有享受到,關鍵信息如下:
第一,地方政府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中小企業安排紓困資金;
第二,會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而對于一些有困難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則可以根據規定來延遲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
第三,為中小微企業加強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其中新增了3000億支小再貸款額度,還同時加大了信用貸款投放。
當然這僅僅是國務院發布的眾多利好跨境行業的政策之一,還有關于多個地區和城市的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批復、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和實施等。
02.海關總署發布
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多數電商企業都會面臨“退貨難”的問題,你可能不知道我國海關總署曾發布了《關于全面推廣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有關事宜的公告》,該公告中指出:
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特殊區域內跨境電商相關企業或其委托的報關企業可向海關申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9610)、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12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0110)商品的退貨業務。跨境電商出口退貨商品可單獨運回也可批量運回。
但需要注意的是,退貨商品應在出口放行之日起1年內退運進境。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你是符合條件的企業,就可向海關申請“退貨商品運回境內”的服務,幫助大家貨物損失最小化。
03.國家稅務局發布
針對不同類型的跨境電商企業,國家稅務局也制定了相關的減免稅收政策,如2019年10月26日國家稅務局發布的《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有關問題的公告》就明確指出:
①符合規定條件下的綜試區核定征收的跨境電商企業應準確核算收入總額,并采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率統一按照4%確定;
②綜試區內實行核定征收的跨境電商企業符合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條件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③其取得收入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免稅收入,可享受免稅收入優惠政策。
有關小型微利企業及企業所得稅和免稅收入的具體情況,該政策匯編報告里面都有做詳細介紹,可查閱詳情了解。
04.商務部發布
跨境電商配套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一直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對此,2022年3月2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用好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支持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通知》,該項通知里面有兩個亮點:
①要想聚焦發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就要全力支持整個貿易發展過程的有生力量,如跨境電商、海外倉、數字貿易、云外包等,政府會加大對這塊的投資力度。
②《通知》里還明確指出,會支持構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配套服務體系,支持提高海外倉數字化、智能化;支持跨境物流服務商發展壯大,促進國際物流體系建設。同時還會孵化國際化數字貿易提供商。
無疑商務部印發的這項通知是利好跨境電商及整個國際貿易配套服務體系的,包括海外倉、物流、數字化服務企業等等。
最后,還有一個事關跨境電商未來發展趨勢的政策,就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在RCEP的框架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十國將被納入統一的大市場中。
我們發現,RCEP還明確提到了支持發展跨境電商,而在和品牌直接相關的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以及數字化方面都做了規定。所以從宏觀意義上來說,在RCEP生效后的十年,將會出現中國出海品牌的井噴。
這份整整31頁的政策解讀報告,行業最全,絕對值得收藏!希望可以給跨境人在運營管理、規劃和實操方面提供政策的指引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