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很長時間
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了生態文明的重要性。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內蒙古生態環境,建設內蒙古北部安全生態屏障。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指出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擔負起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國水塔”的重要使命,對國家、人民和子孫后代負責。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事關當前和未來的事業。目前,中國已就“堅持生態優先”達成共識。“十三五”期間,我國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20年,面對多重壓力,中國將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之戰,完成污染防治的階段性目標任務。深入實施長江、黃河、海岸帶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加強生態建設。
實踐證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近年來,無數“砍樹人”變成了“觀樹人”,從“賣石頭”變成了“賣風景”。過去人們山清水秀,口袋空空蕩蕩的地方,現在既有“生態美”,也有“經濟美”。人們高舉生態碗,吃生態飯。在廣闊的農村,良好的生態是吸引力和生產力。綠色美麗的鄉村不僅吸引游客,也吸引企業。依托“環境公平”,一些村莊走出了良性發展的道路,也為鄉村振興找到了方向。在繁華的城市,藍天、碧水、好空氣等生態產品已成為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境是民生,青山是美,藍天是幸福。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時,提到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明確目標。如森林覆蓋率達到24.1%,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和城市黑臭水,落實到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3.5%以上分別為18%。同時,還有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的專項規劃。
一點部署,九點落實。不同地區的情況不同。各地區不僅要進行全面的綠色改造,還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方式。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浙江省安吉縣,目前正在推進新時期“兩山”試驗區建設,深化“兩山行”、“無廢城”、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努力推進形成“十四五”綠色產業發展新格局。
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任務,應該長期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