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不同癌癥的人類轉移圖出來了
根據最近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癥是否、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于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這個團隊整合了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的相關特征,創建了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張不同癌癥如何擴散的地圖。
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聯合進行的新研究表明,在動物模型中預測人類癌細胞的轉移是可能的。新的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新的細節,包括什么驅動轉移,為什么有些癌癥比其他癌癥更容易擴散,以及新的抗癌藥物如何減緩或阻止這種致命的過程。
研究人員說,不幸的是,對于太多癌癥患者來說,盡管接受了治療,他們的腫瘤仍在繼續增長。這讓人們認為有些腫瘤可以在任何地方存活,但事實并非如此。
研究人員給代表21種不同癌癥的500個癌細胞系中的每一個都添加了獨特的DNA條形碼分子,使它們能夠識別和追蹤癌細胞。研究人員隨后將各種細胞系組合注入小鼠的循環系統。
研究小組監測細胞增殖,并在五周后從腦、肺、肝、腎和骨中采集樣本,以確定哪些細胞系位于哪個器官。在小鼠體內發現200多個細胞株存活并轉移。他們確定了與腫瘤擴散相關的關鍵特征,包括腫瘤類型、起源地和細胞起源患者的年齡。研究人員利用這些信息生成metmap和交互式圖表,顯示每個癌細胞系的轉移潛能。
為了顯示數據的價值,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顯示乳腺癌傾向于擴散到大腦的metmap。他們將這些細胞系的基因組與非轉移性乳腺癌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并指出了促進大腦增殖的許多差異。他們特別指出,乳腺癌細胞脂質代謝的關鍵變化使它們能夠在腦微環境中生存,這表明未來的治療可能包括中斷脂質代謝以減緩這種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