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年輕的人防"溫暖的珍寶傷害"兒童之家不要"太暖"
醫生提醒,冬季突然降溫對心腦血管“不太友好”。老人早晚要少出門,戴帽子、圍巾,注意防滑;年輕人要少熬夜,防止“暖寶寶傷”;孩子在家取暖時要多通風,記得保持空氣濕潤。
老年人早晚少出門。他們出去時應該防止摔倒。氣溫驟降。老人突然頭痛、胸悶,就去醫院急救。一查,很多人都患有腦出血、心肌梗塞。這是往年秋冬醫院急診科常見的情況。
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醫院急診科主任萬少兵分析,氣溫下降時,人體在寒冷刺激下容易出現血壓升高、血管痙攣、心臟負擔加重等情況,還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和心血管隱患由于血液濃度的增加。過去幾年秋冬氣溫驟降,急診室將迎來心腦血管病患者的救治高峰。
此外,感冒、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會增多。
萬少兵提醒市民:少外出保暖。對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市民,這兩天一定要多注意預防。早晚氣溫低,盡量不要出門。相反,他們可以在室內鍛煉。白天外出時,還要戴帽子、圍巾、手套,以防頭部和四肢受涼。
監控藥物使用。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除減少外出、加強保暖外,還應注意對用藥情況的監測,防止因天氣原因導致血壓異常波動,誘發健康問題。
注意防滑。目前天氣預報提醒,武漢氣溫將有所下降。如果氣溫太低,有冰,人們外出時要多注意防滑。盡量穿鞋底線條大、防滑的鞋,走路時要小步慢行。
年輕人不熬夜
用“暖寶寶”防止燙傷
不管天氣多冷,他們都不穿羽絨服。他們寧愿把更多溫暖的嬰兒放在外套里。去年,周女士遭遇低溫燙傷:由于給寶寶取暖時間過長,晚上取下暖寶寶后皮膚出現紅斑和小水泡。
燒傷的不僅僅是高溫。長期暴露在低溫熱源下,也可能因蓄熱而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燒傷。研究表明,當溫度低于70℃時,可能會發生超過5分鐘的燙傷。
萬少兵說,每年秋冬,人們都會遇到低溫燙傷。除了貼暖寶寶,有些人因為睡覺用熱水袋,會被低溫燙傷。如果不及時處理皮膚損傷,可能會發生潰瘍,影響傷口愈合。
如何防止低溫燙傷?使用暖寶寶時,要注意使用時間長短;使用熱水袋時,可以先用毛巾包住,并做一點隔離。
另外,隨著天氣變冷,盡量早點睡覺,晚上少熬夜。熬夜會擾亂人體內分泌,降低免疫力,影響抵抗天氣變化的能力。還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多吃些容易消化和營養的清淡食物,保持心情愉快。
孩子們家里不要太熱。為兒童之家通風和加濕。當天氣變冷時,許多家庭打開空調或暖氣讓孩子呆在家里。武漢市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陳鶴斌提醒大家,在家取暖時要經常通風,同時還要注意給空氣加濕,以免讓房間過于干燥。
室溫23℃。陳鶴斌提醒,如果室內溫度設置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老年人、兒童、弱者頻繁出入房間,可能對溫差不適應,反而容易生病,因此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3℃。
注意加濕??照{房里的空氣比較干燥。如果長時間呆在這種環境中,人體呼吸系統會變得干燥,阻力降低??梢栽诳照{房里放一個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水,盡量保持空氣濕度在40%~60%。
及時開窗通風。打開空調和暖氣時,如果門窗關得太久,空氣就不能流通,室內氧氣濃度就會下降。你可以在早上、中間和晚上打開窗戶15分鐘,以保持空氣流通。如果霧霾天氣持續,可以在空氣污染相對較輕的時候進行通風。
多吃橘子和梨。多喝水,多吃橘子、梨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也能幫助提高人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