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模式 融合發展 ,河北省開啟生態休閑農業
河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休閑農業示范區建設。按照“產業特色鮮明、生態效益顯著、休閑功能齊全、服務能力突出、運行機制完善、示范效應明顯”的總體要求,用3年時間建成100個省級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
通過規劃指導、功能設計和開發建設,規范經營管理,完善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使之成為現代農業先行區、市民休閑功能區、產業融合示范區、農村改革試驗區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帶動全省生態休閑農業深入發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新技術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河北省將重點圍繞“三環”(環京津、環雄安新區、環各城市市區)、“四邊”(沿高鐵、沿國省道干線、沿重點景區周邊、沿重要河流),為打造面向城市居民的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一小時休閑度假圈,各市縣休閑農業示范區積極涌現,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張家口市懷來縣主要推出中糧長城桑干酒莊、鴻明生態園、豐河莊園等示范區,吸引了大量來自北京、河北、天津的游客。尚義縣啟動了13號村彩色壩頭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宣化區啟動了度假綠島休閑農業示范區。
承德市圍場縣“國家一號風景大道”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以“崇尚自然、回歸樸素”為核心理念,依托賽罕壩森林公園、魚道口景區、五道溝景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既增強了景區的服務功能,又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承德興隆燕山峽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位于興隆休閑旅游資源核心區。為增強示范區綜合實力,對原示范區進行了擴建。目前示范區已覆蓋板璧山鎮、大水泉鎮、安子嶺鄉、南天門鄉等4個鎮30個村。
秦皇島市昌黎縣嘉城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充分利用灤河灣獨特的區位優勢,推動蔬菜水果產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兼顧灤河文明探索之旅、灤河森林狩獵等農家樂形式,彌補了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和鄉村旅游的不足。盧龍縣六合休閑農業示范區以葡萄酒和旅游為靈感點,塑造“紅酒+田園”的國際休閑生活方式。山海關大櫻桃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區以綠色發展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櫻桃產業與加工、旅游、醫療、文化、教育等產業深度融合,使櫻桃產業真正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助推器和“變綠為金”的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