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力量,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2005年,我第一次以埃及交通部長的身份訪問中國。在訪問了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之后,我發現中國的現代化程度很高。我是應中聯部的邀請多次訪華的,在2014至2019年期間訪問過中國30多次。雖然兩次訪問的間隔很短,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每次訪問中國,我都能看到許多進步和發展,不僅在城市、基礎設施、經濟發展方面發生了變化,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收官之年,希望用數據更直觀地介紹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從建國之初到現在,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不足100美元提高到1萬多美元,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到今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鐵路通車總里程由上年末的2.2萬公里增加到13.9萬公里,小學凈入學率由20%提高到近100%.
他說:"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的發展成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員積極發揮模范領導作用,中國人民充分信任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幾十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向世界證明,如果不照搬西方模式,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不斷規劃,不斷努力,最終能夠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的發展經驗為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
埃中同為文明古國,兩國友好交往已有數千年歷史。建交以來,埃中始終是發展的好伙伴。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發展雙邊關系,雙方在許多地區和國際問題上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理念。在古絲綢之路上,埃及在東西方貿易往來和文明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一道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新平臺,為包括埃在內的許多國家提供了重要發展機遇。近年來,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等合作項目相繼落地,為埃及注入發展動力,造福當地民眾。我相信,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兩國各領域合作大有可為。
當前,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思潮抬頭,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多邊主義的實踐者和維護者,在擴大開放中致力于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