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將添加一萬個優質學位
連續三年,全市的副中心每年增加新的優質學校,僅今年一年就新增2880個新的優質中小學學位。在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期間,這一速度將繼續保持下去。目前,該中心計劃在正在建設中的幼兒園和學校增加1萬多個新的高質量學位。
今年9月,北京學校小學系率先開放,首批招收了1000多名學生,占地面積300畝,有特色的教室、體育場館、實驗室等。學校計劃開設108個班級,其中小學48個班,初中30個班,高中30個班。附近的居民可以在家上學。
這所學校只花了兩年時間就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個"速度"正在成為副中心新學校的標準。近年來,全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已部署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科技附中、北京第二中學、北京第五中學、黃城根小學、北京姚海生實驗公園等中心,新增高質量學位9000多個。市教育委員會表示,各學校實行"一法人,綜合管理",學校校長擔任法人,帶領隊伍進入市副中心,保證教育質量。
今年,北京市學校、北京市第五幼兒園副中心公園等一批新型優質學校和幼兒園正式開放,新增優質中小學學位2880個,學前教育學位5480個。通州區學校布局進一步優化,城鄉一體化水平逐步提高。
在"十四五"期間,更好的教育藍圖將落到實處。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北京第一實驗中學、景山中學、第一師范大學附中、北海幼兒園等高質量學校和幼兒園正在加快規劃建設,預計建成后將增加1萬多個高質量學位。
副中心現有中小學采取‘抱團’模式,練好‘內功’。市本級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并提供政策保障,重點培育潞河教育聯盟,運河教育聯盟,永樂店教育聯盟等,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市教委表示,通過在城市副中心實施優質學校配套保障,全面扶持鄉村學校,支持挖掘特色學校,全面提升百年學校等四項工程,隨著"百年老校提質工程"的出臺,將陸續培育出一批本地優質品牌學校
副中心對教育人才的吸收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近三年來,通州區中小學新增教師1086人,同時選拔和錄用了142名優秀教師、95名農村特教人員和150名社會化教育人才,進一步優化了師資結構。
市教育委員會說,按照"規劃優先、優惠政策、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的思路,各部門將繼續準確地把城市分中心建設成為高質量、平衡的基礎教育示范區、教育體制和機制創新的領導區、教育開放與一體化的主導區域、京津冀教育協調發展的主導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