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撞上一座島嶼并不是一次美麗的遭遇
據英國《太陽報》網站報道,這座巨大的冰山A68于2017年打破了南極洲的拉森-C冰架,現在正向南大西洋的野生動物天堂南喬治亞漂流,很可能在本月底或下個月初與格魯吉亞相撞。
冰山可能撞上了一個島嶼的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科學家們觀察到,根據目前的速度和軌跡,冰山確實很可能到達南喬治亞,但不確定它的漂流路線是否會改變。為什么冰山會從冰架上掉下來?冰山脫落對極地生態有什么影響?如果冰山與一個島嶼相撞,會發生什么?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員。
冰架塌陷入海,形成冰山
據了解,南極冰蓋由內陸冰蓋和冰蓋邊緣冰架組成。漂浮在海上的冰架是冰蓋與海洋之間的樞紐,南極內部的冰體通過南極冰蓋的接地線流入海洋,形成冰架,漂浮的冰架為冰蓋提供支撐。
然而,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由于冰架的應力和力不均勻,冰架表面和底部的熔化程度不同,冰架前部會出現裂縫,裂縫的不斷擴展會導致冰架的崩塌。
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Global Change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的研究生張卓玉告訴記者,過去20年里,占南極洲郊外海岸線74%的冰架一直在崩塌和后退,其中包括拉森冰架、埃默里冰架、羅斯冰架和南極半島的費爾什內爾-羅尼冰架。
冰架崩塌后,進入海洋的部分冰山形成。隨著全球變暖,南極冰架崩塌的頻率越來越高,進入南大洋的冰山數量隨著冰架的塌陷而顯著增加。
據報道,冰山主要分為扁平冰山和非扁平冰山,包括塊狀冰山和臺狀冰山,非扁平冰山包括楔形冰山、尖頂冰山、造船廠冰山、圓頂冰山。同時,南北兩極之間的冰山差別很大,南極冰山又大又平,上層覆蓋著深谷雪;北極冰山體積小,體積小,由大量冰組成。
在遙遠的南極大陸,冰山是一片壯麗而獨特的自然景觀,也是南極冰蓋-冰架-海洋系統的活躍部分。在從出現到滅絕的生命周期中,冰山的漂移軌跡、運動狀態、侵蝕消融和崩解是冰山與海洋-大氣相互作用的重要結果,也是區域海洋進程的標志。
此外,冰山作為全球氣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反射太陽光,而且還能保存大量的淡水資源。
冰山沖出了冰架,改變了南極地圖。
2010年,拉森-C冰架表面的西部半島形成了一條大裂縫。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通過衛星對其進行監測。2016年11月10日,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到了這條裂縫的傾斜照片。當時,裂縫大約有100公里長,超過100米寬,約500米深。2017年5月,冰架上出現了第二條裂縫。2017年7月,科學家們在兩顆美國衛星的幫助下,在冰架上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冰山。巨大的冰山A68誕生了。
據了解,A68冰山面積6000平方公里,大小與南喬治亞類似,當時的總重量估計超過1萬億噸。整座冰山有350米厚,長約160公里,總面積接近上海陸地面積。A68冰山之所以引人注目,也是因為它的分離永久改變了南極的地貌。拉森-C冰架原本是南極洲第四大冰架,因冰山倒塌而下降了12%,跌至第五位。
然而,從歷史上看,A68并不是從冰架上分離出來的最大的冰山。
自衛星誕生以來,觀測到的最大冰山被編號為B15。它是在2000年羅斯冰架倒塌后誕生的,這座冰架幾乎是A68冰山的兩倍。這座冰山六年后沒有融化,最后漂到了新西蘭。
此外,拉森-C冰架本身也產生了一座更大的冰山,這是1986年測量的9000平方公里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