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紅小蜻:蜻蜓的迷你限量版
四川成都市華西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發現,今年8月,該博物館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地區收集了一批蜻蜓標本,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矮小蜻蜓,這是四川首次記錄到這一物種。
矮人紅蜻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中國南部的熱帶地區,是蜻蜓中的"侏儒"。這不僅是四川首次記錄到這一種,更重要的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體長不到15毫米。"趙力說,矮人龍分布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
那么侏儒蜻蜓是怎樣迷你的呢?在自然環境中是"矮人",它們是如何生存和繁殖的?在這方面,科技日報的記者進行了一次采訪。
尺寸小于20毫米
根據"中國蜻蜓大圖",侏儒蜻蜓的體長為17~19 mm,其中雄蜻蜓的平均體長為18.5mm,雌蜻蜓的體長為17.5mm。這次在四川采集的矮紅蜻蜓一般長約17毫米,最短的體長小于15毫米。趙力說,根據分類,侏儒蜻蜓屬Odonata目蜻蜓科。"世界上只有五種蜻蜓屬,矮蜻蜓是在1842年發現的。
趙麗說:"眾所周知,蜻蜓生來就是為了飛行,但矮小的紅蜻蜓由于其嬌小的身材而不是更熟練。"據觀察,蜻蜓在半徑只有幾米的范圍內活動,即使受到干擾,它們也只在兩三米之外飛行,然后它們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居住。
據報道,世界上最大的蜻蜓叫娘直升機,其翅膀可達19.1厘米,身長可達12厘米。
此外,根據數據,生活在二疊紀(約3億年前)的巨型脈蜻蜓的翼展可達75厘米,但巨脈蜻蜓在二疊紀早期就滅絕了(約2.5億年前)。
水的一邊,土壤的一邊,蟲子的一邊。
樂山金口河地區是四川首次發現侏儒龍,屬高山峽谷地貌,峽谷兩側最高山脈海拔3000多米,年平均氣溫高于海拔500米至800米之間峽谷底部周邊地區。趙力認為,這一地區的侏儒龍的發現與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作為生態環境的一個指標,一個地區內矮龍的分布、密度和數量可以測量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趙力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矮龍數量急劇下降,現有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從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特別是水環境,可以解釋它的出現。
據了解,矮人紅龍一般生活在潮濕的草地稻田或一些小池塘里。趙麗發現他們在河邊一個雜草覆蓋的水坑里,其間他也觀察到了他們的交叉口。"它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只有兩三分鐘,在休息結束后,它們會在附近的水中產卵。"他說。他說,據記錄,侏儒蜻蜓的出現(即蛹變成蠕蟲的過程)發生在半夜或早晨,當它的幼蟲從水中爬到草地后,出苗的準備時間很短,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觀察者不注意的話,觀察者就會錯過它出現的過程。"當其他種類的蜻蜓一般爬出水面后,至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來準備出海。
記者了解到,蜻蜓的羽化過程需要兩三個小時,出現后,它們會停留在原地,等到十多年后才能正常飛行。神奇的是,剛出沒的侏儒紅蜻蜓成體的顏色相對較輕,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的變化會逐漸加深,雄性最終會變成美麗的鮮紅色。
值得注意的是,鮮紅雄性矮人紅蜻蜓有一種領域感,它總是守護著一片水,這往往是繁殖的最佳場所。一般來說,能夠占據最佳繁殖環境的雄性更有可能得到雌性的青睞。
目前,世界上已有蜻蜓5000余種,中國已發現蜻蜓990多種,比第二大巴西多出10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國家中蜻蜓種類最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