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阿里健康的醫學道路
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今年新的疫情成為網絡醫學的“助推器”,加速了網絡醫學價值的實現。
公開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我國共有互聯網醫院 215 家,目前我國互聯網醫院已超過 900 家。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目前,互聯網 + 醫療衛生已經覆蓋了許多環節,如“醫藥、藥品、檢驗、保險”等。在政策支持下,網絡醫療服務具有更大的主動性和驅動力。
各互聯網巨頭競相進入賽道,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布局。本月,JD 健康通過了香港證交所的聽證會,并正式獲準在香港上市。香港 JD 健康公司的 IPO 將籌資 270 億港元,預計將于 12 月 8 日開始交易。
字節節拍是不可戰勝的。在此之前,它推出了一個獨立的互聯網醫療新品牌“小河醫療”,并于近期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為“松果診所”的線下診療機構。
不得不說,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蘇寧易購、字節跳轉都抓住了“拼”的機會,將互聯網醫藥的藍海市場變成了“紅海”。
面對狼群圍觀、步步緊逼的形勢,阿里健康如何穩定戰局?
筆者認為,在機遇中把握機遇是阿里健康的關鍵因素。
疫情導致人們對醫療衛生管理需求的增長。與此同時,為了減少離線接觸,消費者逐漸傾向于在網上購買藥品。阿里健康依靠阿里龐大的流量池 -- 淘寶和天貓,這兩家公司依賴阿里的生態資源優勢,并實現了爆炸性增長。
昨天晚上,阿里健康公司發布了一份中期業績報告,據該報告稱,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該集團收入 71.62 億元,毛利 18.6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顯著增長 74.0% 和 80.3%。
同期利潤 2.79 億元,調整后凈利潤 4.36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286.4%。
其中,醫藥自營業務收入 60.36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75.7%,醫藥電子商務平臺業務收入 9.25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71.4%。
同期,天貓藥業平臺的商品交易額超過 554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49.7%。天貓藥業平臺的年活躍消費者超過 2.5 億,比半年前增加了 6000 多萬。
截至 9 月 30 日,阿里健康在線商店(阿里健康藥房和阿里健康海外旗艦店)每年活躍的消費者超過 6500 萬,比半年前增加了 1700 萬。
聲明稱,在報告所述期間,制藥自營業務和醫藥電子商務平臺業務迅速增長,導致收入和毛利潤迅速增長。
可以看出,阿里健康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經常從事天貓制藥業務,而在醫藥電子商務領域,這條道路正沿著醫藥電子商務的道路走得越來越遠。
近年來,阿里健康多次收購和整合天貓制藥平臺業務。2016 年至 2018 年,阿里健康獲得了天貓制藥業務的獨家經營權,收購了天貓的 "藍帽" 保健業務,收購了天貓醫療設備和醫療保健用品,以拓展醫藥電子商務領域。
此外,阿里健康還擴大了離線流入口,此前通過入股玉石民間藥房、中國衛生、貴州一樹、德生堂等地方連鎖藥店,發展離線零售,拓展阿里健康商業領域,進一步構建阿里醫藥生態鏈。
醫療服務的回歸通常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互聯網醫療的突出特點是 "慢",這是對企業耐心和勇氣的巨大考驗。
為了長遠發展和長遠利益,阿里健康今年下半年開始在互聯網醫療服務領域開展工作,阿里健康應用正式更名為 "醫療鹿" 應用,進一步增強了醫生在質量和運營能力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醫療鹿 " 應用是阿里健康一站式醫療在線服務平臺,除了提供在線咨詢、智能搜索外,還為用戶提供醫療疫苗預約、藥品閃存等互聯網醫療衛生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鹿" 應用還與淘寶、支付寶、UC、夸克等多個業務部門結合,擴大了阿里的生態優勢。
據阿里健康首席執行官朱順炎介紹,互聯網上對醫療藥品的需求非常大,"醫用鹿" 將選擇加強醫學搜索,下一步是讓需要在醫用鹿上尋找藥物的用戶 "搜索結果,一看就能理解",并透露 "醫用鹿" 應用程序將立即發布一個新的版本。
目前,互聯網醫療衛生場群雄性,追逐鹿中原,阿里健康將被追逐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