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氫事件應該是冷的,但金星探測可能是熱的
2020年9月14日,一個團隊宣布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金星上生命存在的新幻想。但最近幾天,同事們研究了相關的分析數據,發現該小組在數據分析方面可能存在問題,這意味著"磷化物存在于金星大氣中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雖然這是一項發現黑龍的極有可能,但它可能激發了人類再次探索金星的熱情。
根據1974年美國宇航局水手10號探測器記錄的數據拍攝的金星圖像;根據1974年美國宇航局水手10號探測器記錄的數據拍攝的金星圖像。
這不是人類第一次因為對其化學成分缺乏了解而停止尋找另一個星球上的生命跡象。
到目前為止,專家們仍在爭論1977年海盜登陸者進行的一些實驗是否探測到火星上的生命信號,但我們從這次行動中學到的主要教訓是,科學家們想在學會在火星上"行走"之前開始跑步--他們在掌握火星的化學環境之前,正在尋找火星生命。
科學的最大優點之一是,對現象的解釋可以隨著數據的積累而完全改變。在金星的例子中,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地改變他們的觀點。
在經典科幻小說中扮演敘事骨架角色的神話中,金星通常被描述為一個擁有濃密天空云和沼澤雨林的行星--一個充滿水的世界,一個適合植物生長、潮濕但能生出生命的世界,在一些故事中,金星甚至與溫和的當地人生活在一起。在這些故事中,火星是一種垂死而荒涼的文明--這是20世紀初波士頓慈善家帕斯西瓦爾·羅威爾(Pascival Royale,PercivalLowell)首次提出的觀點,他認為他看到了火星上的運河。
早在我們探索這兩顆行星之前很久,我們就發現金星和火星的環境根本不適宜居住:
金星被厚厚的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所覆蓋,表面溫度高達800華氏度,甚至形成一團硫酸;火星大氣層非常薄,火星表面非常冷。
此外,兩顆行星都非常干燥(在最初的探索中,我們根本沒有在兩顆行星上發現水),至少在它們的表面是這樣的。
追溯到人們對金星的熱情
事實證明,維利科夫斯基通過完全錯誤的推導做出了兩個正確的預測:一個是木星是無線電噪聲源,另一個是金星非常熱。
那時,美國太空計劃的創始人已經把重點放在火星上,認為火星是最有可能生出生命的行星,因此應該是人類探索太空的最終目的地。
他的結論是,這顆行星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引發了溫室效應,其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無法控制,由此產生的熱量將金星變成了一片死氣沉沉的沙漠--至少在地球表面是這樣的。
薩根于1996年去世,他一直對我們在宇宙中尋找其他生命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并強烈支持尋找外星智能生命。1967年,他和耶魯大學生物化學家哈羅德·莫羅維茨(HaroldMorowitz)指出,金星云的環境條件似乎比地面更適合居住,而且更有利于生命的誕生和發展,畢竟金星云的壓力只是大氣壓力,溫度僅為華氏40度,取決于云層的哪個部分。
他們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如果一小部分礦物質從金星表面進入云層,那就不難想象金星云層中生活著某種土生土長的生物。
當時沒有多少人同意這一觀點。這個觀點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和嘲笑。"亞利桑那州圖森行星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lanetary Science)的行星科學家戴維·格林賽夫(David Greensel)說,30多年來,他一直是薩根的堅定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