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電腦刷手機,可能會讓你的記憶力衰退
如今,看電視、玩電腦、看平板電腦和玩手機已經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一些調查顯示,青少年每天至少花11個小時在電子產品上,其中近29%是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電子產品。但這是一種鍛煉,還是對大腦接收和處理信息的危害?答案可能有利于后者。
在玩電腦的時候,刷刷你的手機或者改變大腦的結構
2014年,在公共科學集成圖書館(PLoSO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同時運行多個電子產品(也稱為媒體多任務處理)可能會對人們的社會情感和觀念產生負面影響。在多任務處理的情況下,大腦中的多個腦區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前扣帶回和后扣帶回,這些功能涉及回顧性記憶,而前額葉則參與前瞻記憶和行為規劃。長期接受各種新的信息沖擊后,這些腦區的結構可能發生變化,如控制情緒和調節沖突前扣帶回的灰質密度。
這種行為也會影響前扣與前楔葉之間的聯系,這與許多高水平的認知功能有關,比如情景記憶。2018年發表在"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評論發現,即使對成熟的大腦來說,長時間接觸這種狀態也可能影響認知、行為和神經元結構。除了影響大腦的結構外,媒體多任務處理還會影響記憶能力。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安東尼·D·瓦格納(Anthony D.Wagner)在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這種多任務處理方式甚至會影響大腦的工作記憶,甚至長期記憶。
頻繁的媒體多任務記憶會變得更糟。
安東尼的團隊最近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與媒體多任務行為相關的研究。
他們發現,有大量媒體多任務處理行為的參與者工作記憶和情景記憶能力較低。研究人員認為,在大腦準備對神經信號和記憶進行編碼之前,持續的注意力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多任務處理的情況下,由于人眼需要從不同的屏幕來回切換,注意力將處于分心狀態,隨后的神經信號編碼和記憶能力將被削弱,然后我們就會忘記自己的行為。
此外,當人們有不同程度的持續注意力時,大腦形成工作記憶的能力也會有所不同,這種影響延伸到人類大腦的長期記憶。"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后凱文·馬多爾(Kevin Mador)說:"經常多任務工作的人往往記憶力差,因為他們保持持續注意力的能力很低,"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后學生凱文·馬多爾(Kevin Mador)說。
其他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2016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研究了149名參與者,包括13歲和24歲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聽演講和閱讀時的大腦活動。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多任務處理方法不僅加劇了參與者前扣帶回大腦的神經活動,而且還導致了不良的記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