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縣:黃酒致富之路
為了全面激活黃酒發展的新動力,方縣近年來大力實施工業發展,幫助窮人,村民走上了酒后致富的道路。
泡一壺好酒
從我父親那一代人開始釀酒到現在已經近 30 年了。酒廠負責人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10 月 28 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方縣土城村米酒生產車間幾個工人忙著,幾個工人忙著生產米酒車間。
三碗米酒 " 是村里第一個生產米酒的工場,也是一個以致富為主導的作坊,村民們看到米酒可以致富脫貧,于是一個接一個地效仿。
房縣米酒哪里好?"方縣米酒歷史悠久,著名于西周,盛產于唐代。方縣是" 詩經 "和黃酒之鄉,位于中國地理中心,擁有中國四大物種的基因庫。它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釀造好酒所必需的氣候優勢。方縣釀造米酒的" 五要素 " 是不可或缺的:神農架山系和青峰山斷裂帶的優質泉水;生長周期長達六個月的高原地產糯米;當地特有的黃酒;幾千年繼承的古老釀造技術;北緯 32 度神秘的地理氣候環境和不間斷釀造所培育的微生物群落。
正因如此,方縣黃酒釀造技術是湖北省非遺產文化保護品牌,是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方縣黃酒是土城最好的黃酒,素有 "中國黃酒看方縣、方縣黃酒看土城" 的美譽,土城村也是全省乃至全國著名的 "黃酒村"。
發展產業
保護和繼承傳統技能,發展工業才是訣竅。
房縣謀劃頂層設計,著力實施產業發展,兩條腿走路:在謀劃房縣黃酒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同時,成立米酒及發酵產業領導小組,成立全國首個黃酒及發酵工業局,以打造百億產業為目標,從‘八個統一’入手,以產業發展為引領,全面激活房縣黃酒發展新引擎。一邊勤思敏化,招才引智,建立政校企合作模式,引進技術,科技攻關,全面開展產業化生產,開拓市場,擴大宣傳,加強房縣黃酒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營銷。"。
目前,方縣有米酒加工企業 11 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 2 家,新成立的酒類專業合作社 35 家,年銷售收入超過 200000 元的專業大家庭 500 多戶,其中銷售收入 2000 萬元以上的大型企業 2 家,使 "房縣黃酒" 走上了由傳統作坊生產向工業化規模化生產的道路。
42 歲的屈萬江曾是土城村的典型貧困家庭。2016 年,在村干部的幫助下,他的家庭非常艱難,開始釀造米酒。經過幾年的發展,他的新居建成,買了一輛汽車。
至于黃酒的銷售,曲萬江充滿了自豪感:" 黃酒文化源遠流長,黃酒文化源遠流長,這對方縣的黃酒銷售很有幫助,有利于房縣黃酒的更好‘走出去’。
振興經濟的一面
方縣是著名的貧困縣,近年來,憑借黃酒產業的優勢,整個產業鏈幫助準確扶貧,"造血扶貧" 模式開創了產業扶貧的新局面。
在土城村,針對村內每戶釀造米酒的習俗,為了打破 "分散、小、弱" 的傳統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和加強米酒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成立了 "白茅桃酒專業合作社",引進魯靈旺酒業有限公司,并創新了 "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 的創新 "實行原料的統一采購、統一的生產技術、統一的產品包裝、統一的品牌銷售、農民釀造、家庭儲藏、分紅"。
同時,建立黃酒民俗文化村,統一改造民居,改造街道,建設黃酒廣場、米酒博物館、工藝酒窖、茶園棧橋、電子商務中心等主要項目,形成黃酒產業街。發展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把土城黃酒鎮建設成集黃酒文化 + 旅游 + 健康為一體的健康休閑中心,帶動當地居民增加農民收入,擺脫旅游業的貧困,把建設美麗的村莊與文化旅游結合起來。
利用方縣米酒的非傳統品牌,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去年,該縣導致了 1000 多戶貧困家庭和 8000 多人。" 方縣黃酒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陸陽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