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利化制藥與中國藥科大學達成產學研合作,共建基因編輯構建工程菌生物醫藥研發平臺
4月15日,寶利化制藥(簡稱“寶利化”)與中國藥科大學(簡稱“中國藥大”)于南京舉行合成生物學合作項目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同搭建“基因編輯構建工程菌生物醫藥研發與工程化應用平臺”。此次合作標志著雙方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的深度協同,將推動基因編輯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加速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價值躍遷。
簽約儀式現場
中國藥科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教授李志裕,中國藥科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狄斌,中國藥科大學生物醫藥產業研發轉化平臺負責人、副研究員孫敬方,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系副教授王舉波,寶利化制藥董事長楊文琳,智云健康科技集團業務助理副總裁、BD總經理于陽,寶利化制藥廠長吳保祥等嘉賓出席活動并見證簽約儀式。
強強聯合,推動基因編輯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生物制造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以全新的造物方式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等技術的突破,生物制造在醫藥、材料、食品等領域的應用前景愈發廣闊。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人工合成生物制造,推動新材料、新醫藥、新食品等領域的開發與應用。麥肯錫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生物制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全球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制造方式實現。
合成生物學融合了生物學、基因組學、工程學及信息學等多學科知識,采用工程化方法設計、構建和優化生物系統,為生物醫藥研發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路徑。此次寶利化與中國藥大的合作,正是基于這一背景,旨在推動基因編輯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資源共享,構建生物醫藥創新賦能加速器
當前,生物醫藥研發不僅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領域,更是關乎人民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生物醫藥的創新既具有顯著的產業價值,能夠促進技術升級與經濟繁榮,又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能夠為重大疾病提供解決方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
此次寶利化與中國藥大通過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共同助力打破技術瓶頸,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化,將填補國內在基因編輯構建工程菌生物醫藥研發領域的技術空白,同時為生物醫藥行業提供更多創新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雙方共建的“基因編輯構建工程菌生物醫藥研發與工程化應用平臺”,有望為疑難病癥提供更精準、高效的治療手段,推動精準醫療發展,在切實提升患者生命質量的同時,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此外,憑借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的雙輪驅動,提升我國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助力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走向全球。
優勢互補,持續探索創新發展新路徑
李志裕教授表示:“中國藥科大學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擁有深厚的研究積累和技術優勢,尤其在工程菌構建和生物醫藥研發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此次合作是校企協同創新的重要實踐,期待雙方在基因編輯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上取得更多突破,為生物醫藥行業帶來更多創新成果。”
楊文琳董事長表示:“寶利化致力于成為以科技創新驅動的現代化制藥集團,此次與中國藥科大學合作,是公司技術升級、產業轉型的關鍵一步。通過與頂尖科研機構攜手,寶利化將提升研發實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典范,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升級。寶利化將全力推動合作項目,確保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治療方案。”
此次合作是寶利化與中國藥大強強聯合的重要里程碑。未來,雙方將圍繞基因編輯構建工程菌的核心技術展開聯合攻關,力爭在3-5年內推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品,惠及更多患者。同時通過平臺建設和發展,推動基因編輯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不斷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崛起注入新動能。